西充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充县2024年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产品介绍
号)、《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工作的通知》(财农〔号)、《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财办农〔
全面贯彻落实习关于农村厕所革命“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时效,真正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巩固现有改厕成果,切实提高新(改)建厕所质量时效,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断的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在抓好规划编制、标准制定、政策鼓励、示范引导的基础上,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民而建,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推进厕所革命的根本要求,贯穿改厕工作始终。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结合农村实际,立足全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条件,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技术方案,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选择科学适宜的改厕技术模式,不搞“一刀切”,杜绝形象工程。
——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树立系统理念,先规划后建设,科学谋划布局,合理的安排建设时序,统筹推进农村改厕与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提升各项重点任务。
——有序实施、长效管用。坚持质量优先,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时效,明确工作责任,细化阶段任务,科学稳步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坚持建管用并重,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巩固提升农村改厕成效。
根据前期乡镇(街道)申报,2024年拟在县域青狮等12个乡镇17个行政村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项目,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改造≥2745户,当年完成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行政村的卫生厕所普及率≥80%,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率≥85%,长效管护机制初步建立。
按照“三个必改和三个暂不改”(即:纳入国务院大督查任务数必须改、纳入省政府30件民生实事范围的县必须改、划入农村“厕所革命”一类地区的县必须改;纳入城县规划区建设范围内或近期有新建搬迁情况的村暂不改、农户没有改厕意愿或明确说不改的暂不改、三年以上不在家居住的农户暂不改)及农户自愿申请的原则,对全县17个“厕所革命”示范村实行整村推进。
室内按照“两能”(能如厕、能洗澡)、“六有”(有墙、有顶、有门、有便器、有通风设施、有密闭式储粪池)“五无”(无蝇蛆、无粪便暴露、无恶臭味、贮粪池无渗漏、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标准做改建或新建。室内使用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增设必备的如厕设施;室外建设砖砌三格式化粪池或安装成品玻璃钢三格式化粪池、改造废旧沼气池等。有条件的村可实行厕污共治。
(一)项目申报阶段(2024年5月1日—5月30日)。以村为单位开展农村户用厕所现状调查,重点摸清改造对象、需改建数量和新建数量,初步了解农村厕所建设、管理维护、农户建设意愿等情况后,村委上报,乡镇审核后上报农业农村局。
(二)方案编制阶段(2024年8月14日—2024年8月30日)。根据县级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方案做好项目申报公示无异意后(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实施范围、参与资格及办法、资格审核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农户名单及建设内容公示),以村为单位,经乡镇(街道)审核,一村一策编制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报县农业农村局批复、归档备案。
(三)技术培养和训练阶段(2024年8月30日前)。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开展实施工程技术人员专题培训。每个乡镇(街道)安排1名分管领导和1名工作人员、每个示范村1名施工技术人员参加培训,重点培训改厕的基本模式、技术要点和后期管护等内容。
(四)推进实施阶段(2024年9月1日—11月30日)。乡镇(街道)全方面推进整村户用厕所建改工作,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会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定期对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厕所革命推进情况开展督促检查。
(五)达标验收阶段(2024年12月1日—12月30日)。开展农村户用厕所建改达标验收,对验收达标合格的按标准及时拨付补助资金;对验收不合格、不达标的厕所和群众意见大、不满意的厕所督促问题整改。同时建立健全农村改厕档案,设立县、乡镇(街道)、村三级统一的改厕工作电子台账,做到一户一档。
(六)建章立制阶段(2025年1月1日—2月10日)。建立完善建管用并重、责权利统一、公共财政适当补贴、市场化服务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管护措施,加强农村公厕和农村户厕的日常管理,提高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治理水平。
(一)项目公示及宣传发动。村委通过公告、微信、广播等多种方式对项目资产金额来源、实施方式等进行公示后,乡镇(街道)、村(社区)加强农户的宣传动员工作,及时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宣传农村改厕目的、意义和政策,讨论通过本村(社区)户厕改造建设方式、群众筹资筹劳标准等,并做好会议记录后对议定事项做公示。
(二)农户申请。按照“一户一宅一厕”要求,对照无害化卫生厕所(GB/T 38836-2020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标准,坚持缺啥补啥的原则,由农户提交书面申请(见附件4)及户主身份证复印件。
(三)村级初审。由村(社区)委会对农户申请情况做初核,严禁优亲厚友,违规申报。填写《农村户厕改造审批表》(见附件5)并造册登记,其核实结果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签字盖章后报乡镇(街道)审核。
(四)乡镇审核。乡镇(街道)对农户申请情况集中进行审核,报县农业农村局审批。
(五)部门审批。县农业农村局对乡镇(街道)上报的审批资料做审定并提出审批意见。
(六)全面建设。农村户厕改造项目采取自建或委托代建的方式来进行。选择自建的农户对照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自主实施建设。选择委托代建的农户向村委会提交书面委托书(见附件6),在乡镇(街道)的指导下,由村委会公开、公平、公正择优选择有资质、有实力的施工队伍或工匠统一代建,村委会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监管、质量监督、进度跟踪、协调和调度。同时,鼓励农户结合危房改造、房屋新(改)建同步推进无害化厕所建设,经验收合格后,纳入奖补范围。
(七)验收及公示。项目完工后,项目乡镇(街道)要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照技术标准,逐户逐厕会同户主开展现场验收核实,填写《农村户厕建设竣工验收表》(见附件8),并以整村为单位报县农业农村局申请复验。县农业农村局对申请复验对象进行随机抽查验收,抽查比例不低于30%。复验合格率达到100%的,认定该批次为合格,抽查合格率低于100%的,该批次认定为不合格,督促乡镇(街道)进行整改。第二次抽查验收的,抽查比例一定要达到40%以上。抽查复验合格后,由村委会将实施户厕改造农户姓名、建设内容及补助金额在本村进行公示,公示5个工作日,接受群众监督。
(八)资金拨付。经县农业农村局抽查复验合格且公示无异议后,按财政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将补助资金按程序补助到村。
厕屋整体结构完整(有墙、有顶、有门、有通风设施),室内有标准便器、冲水设施、清洁卫生、无蝇蛆、基本无臭。
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基本无臭,具备大大降低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传染性的设施,处理后的粪污应达到无害化卫生要求,能够直接用于农业施肥等资源化利用。
1.污水处理厂(站)处理模式。对乡镇污水理厂(站)覆盖范围内的,建设污水管网,直接接入污水处理厂(站)集中处理。
2.居民聚居点或院落处理模式。对人口聚居15户或50人以上,离场镇较远不能接入污水处理厂(站)的规模居民点,建设统一的污水处理设备,通过管网收集进行集中处理。
3.散户治理模式。对居住分散、无法集中处理的单个农户,建设容量不低于3立方米砖砌三格式化粪池、安装成品玻璃钢三格式化粪池或改造废旧沼气池等方式来进行处理。有意愿的农户可将原有猪圈密闭作为生活垃圾污水收集池。
4.联户处理模式。对3-7户集中居住的农户,原则上采取联户处理模式。每户先进行室内改造,室外按人均不低于2立方米统一规划建设联户化粪池,并安装不低于3立方米容量净化槽。
参照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建设达标后进行政府补助。具体补助项目及标准:
9.生活污水(淘菜水、洗澡水、洗衣水等杂排水)收集并管网接入原粪坑后坑口密闭加盖:400元。
采取“民办公助、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达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验收合格后的建设补助资金,由县农业农村局协调县财政局按程序据实兑付。
(一)强化组织领导。项目乡镇(街道)要格外的重视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抓牢抓实。要切实加强农村“厕所革命”的组织领导,全面建立县级统筹、乡镇(街道)主抓、村委主责、农户主体、农民自愿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联动、部门协调、齐抓共管、高效有力的工作格局,确保“厕所革命”的有序推进。
(二)强化宣传引导。扎实开展以农村“厕所革命”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召开村组会、院坝会、广播会、微信群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厕所革命”的目的意义和有关政策,积极引导广大农户主动支持参与“厕所革命”,为工作的扎实推进营造良好氛围。
(三)强化工程质量。严把产品质量关,各乡镇(街道)要加大材料的品质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按照建设标准,择优选择建筑材料,保证材料的品质过关。严把施工质量关,严格按无害化卫生厕所规定要求改厕,保证建设项目符合技术方面的要求。严控补助资金外的工程量,采取群众自愿的原则,超出补助标准的工程量需农户与施工方协商解决,严禁强行集资,拔高标准建设。
(四)强化责任落实。项目乡镇(街道)是农村改厕工作责任主体,负责制定本乡镇(街道)工作方案指导村委按程序选择建设方式确定施工队伍并组织实施,安排专人负责技术指导、质量监督、进度跟踪、信息报送和典型宣传。村(社区)委会负责做好宣传动员,配合乡镇抓好本村(社区)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的质量监督、安全监管、纠纷协调和资料收集。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做好改厕工作的业务指导,抓好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统筹,做好资金保障。
(五)强化督导考核。农村改厕任务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牵头抓好督导检查。对工作落实到位、富有成效的乡镇(街道)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不落实、开展效果差的乡镇(街道)予以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对严重迟滞落后影响全县工作大局,或造成不好社会影响的,将严肃追责问责。